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超 CBA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超 CBA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人认为是中超更有价值。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对抗激烈,观赏性强,虽然中国足球水平有限,可中超经历三十年的发展,各俱乐部已经完全摆脱了行政化管理烙印,俱乐部的运作完全按照商业程序来运作,球员转会、比赛赛事等相对比较规范。
而CBA还保留了某些举国体制专业运动队的色彩,联赛没有完全商业化,周琦与新疆俱乐部的矛盾就充分证明cba的道路还很长。
中国足球篮球超级联赛也是全球五大联赛之一的足球赛事:在中国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国家,有很多的中国球迷,中国球迷非常爱国,也是国家队的大赛事,国家人民非常的团结一致,这是有这么大的人民作为后背力量,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国人支持国家的赛事,支持国家队
在中国的职业联赛中,我们难免将中超与CBA进行对比。作为足球和篮球的两大职业联赛,中超和CBA几乎同时发展,但目前两者的现状也非常不一样,CBA联赛在姚明的主导改革之下,逐渐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低谷中给到球迷一丝曙光。但中超联赛在足协夺得无限循环的反复折腾之下,让球迷看不到任何发展的希望,在足协的作用之下,中国足球的寒冬确实已经来临。
在2019年,中国足球和篮球都经历了不如意的一年,国足世预赛成绩不理想,国奥队也冲击东京奥运会失败。中国男篮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中表现欠佳,失去了直通奥运会的门票,就算是准备参加落选赛,也没有机会拿到参赛资格。在同样是经历了失败之后,篮协和足协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姚明将男篮失利的全部责任都揽在身上,而足协在国足和国奥失利之后,却要求球员写3000字检讨,男篮能够反思自己的错误之处,足协永远在找别人错误。
专业人管专业事,是中国体育行业协会改革的主导潮流,篮协、排协、乒协和羽协等协会在管办分离改革之后都有之前的功勋运动员来担任协会主席,这些既有职业经验又有管理经验的人去管理,确实非常有效。但是,在足协确实另一番风景,我们的陈大主席虽然在上港有管理的经验,但是始终是体制内出身,行政的味道还是太浓了。
CBA联赛球队的队名同样是企业赞助冠名,例如排名联赛第一的广东宏远,全程为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广东东莞银行队,与目前中超联赛球队冠名情况一致,但是,篮协却没有要求CBA球队更改中性化的队名,也没有像其他国家联赛看齐,因为篮协知道球队拥有冠名权之后,对于球队的健康运营有很大帮助,所以CBA的球队不怎么亏钱,甚至还有赚钱的球队。同样的事情,两个协会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取得的效果却不一样,CBA联赛在这个赛季取得了进步的发展,而中超联赛就好像一潭死水,新赛季还没有开打就频频传出欠薪和解散的传闻,两者对比之下,可能就是缺少了一个姚明的原因,最终足协还是没能找到哪一位专业的人。
毫无疑问是中超联赛的影响力更大!
从球迷人数上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也没办法统计出具体的人数,但是中国足球迷要远远大于篮球迷。
从球场的上座率上据不完全统计足球的上座率平均在20000-30000人左右,篮球的平均上座率在4000-5000人左右,这就是巨大的差距。
看看足球俱乐部与篮球俱乐部的投入方面,广州恒大一年就投入5-7个亿,其他俱乐部都是亿元起步,否则你根本玩不转。篮球俱乐部的投入少的可怜,过千万就能运行俱乐部,广州恒大一年的投入就可以够中国所有俱乐部投入综合了!
再看看转播权的投入,有些公司可以投80亿来运营转播,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转播权能卖多少钱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再看看球员的年薪,足球运动员的年薪有的外援都过亿元了,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的篮球运动员过千万的都一只手可以数出来!
还有转会费的问题,足球运动员都像广州的保利尼奥5000万欧元买回来的,这只是个代表,篮球外援的转会费都是几百万美元,内援更不用说了。
CBA要赶上中超联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超 CBA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超 CBA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